近年來,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,許多非遺項目發(fā)展很好,非遺保護成就卓越。但同時,傳承人“老齡化”“有學無繼”、傳承發(fā)展市場化依賴度高、晉升通道狹窄等問題較為突出。
在前不久陜西省西安高新區(qū)社會事業(yè)服務局發(fā)布的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中,一家社火傳習所榜上有名。
社火是一種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,包括鑼鼓、高蹺、舞獅等表演,主要在春節(jié)、廟會等時期舉行,一般規(guī)模宏大、熱鬧非凡。而如此深受群眾喜愛的非遺民俗,由于缺乏資金來源、缺少傳承人、組織難以為繼、長期不年審等原因,一傳習所被納入社會組織異常名錄,讓眾多社火愛好者唏噓不已。
在非遺傳承的過程中,社火傳承面臨的困境不是個例。
2024年11月底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研修班(西部地區(qū))開班,100余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加。傳承人紛紛點贊20年間非遺從近乎無人知曉到成為熱詞、許多項目發(fā)展很好的非遺保護成就。但也同時提及傳承人“老齡化”“有學無繼”、傳承發(fā)展市場化依賴度高、晉升通道狹窄等問題。不過,不變的是大家對非遺傳承“一路生花”的拳拳赤子之情。
不賺錢就沒人學、難以傳承
“社火表演不賺錢,也就沒人學、沒人演,自然很難傳承下去,‘賠錢賺吆喝’的事大家都不愿意干?!迸c社火結緣50多年的西安藍田縣肖家坡村西社社火負責人肖東忙向記者解釋原因。
“我們村的社火很有名,還是省級非遺,但如今想組織一場規(guī)模盛大的社火表演也很難,年輕人都在外面忙活,社火技藝都靠我們這些老人堅守著。”肖東忙說。
另一邊,在陜西良順藤編匠心實業(yè)有限公司的藤編車間,新培訓的藤編師正忙碌地用藤條編制著工藝品。
“師傅們每做一個工藝品都有收入,近年來我們陸續(xù)帶動周邊5個鎮(zhèn)的200余戶貧困戶及農戶加入,每戶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,連續(xù)幾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?!痹摴究偨浝黻惲鑴P說,“沒有市場,非遺很難傳承下去,缺乏造血能力,最終只能成為一種被記錄下來的技術?!?/p>
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系主任趙爽英長期從事非遺民俗研究。在對陜西民俗進行大量田野調查后,她發(fā)現,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手工類、演出類技藝,相對傳承更清晰、完備,如漢中藤編、鳳翔泥塑、東倉鼓樂等,而一些本就不宜走市場路線的非遺,則表現出了技藝傳承困難,且容易發(fā)生斷代風險。
同時,她還強調,雖然非遺傳承與市場化呈現了一定的依賴關系,但不能過度市場化、唯市場論,因為非遺傳承與其自身傳承的難度、周期,以及現代人的審美等息息相關。
晉升通道相對狹窄、單一
陳凌凱一家三代從事藤編產業(yè),爺爺陳太坤曾榮獲漢中地委頒發(fā)的勞動致富光榮證,父親陳良順榮獲漢中藤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。大學畢業(yè)后,陳凌凱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如今也已經是漢中藤編區(qū)級非遺傳承人。
從小看著鄉(xiāng)親們做藤編長大的陳凌凱深刻地感受到,“非遺傳承人想要獲得技能晉升很難,晉升通道狹窄,能評的職稱也很少,類似電工、鉗工的職業(yè)資格證基本沒有,出去很難直接證明其技能水平?!?/p>
記者了解到,有關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顯示,要成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,須先是市級傳承人,同時有傳承譜系或師承脈絡,掌握非遺知識和核心技藝,能授徒傳藝、參加公益活動等,綜合要求很高。
于是,陜西良順匠心實業(yè)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開始培訓、考核傳承人,建立傳習基地,加大技能培訓,目前已培養(yǎng)藤編技藝傳承人285人,集中培訓1300余人次,多名代表性傳承人取得相關資格認可,并獲得政府補助。
“近年來,針對非遺傳承人,國家層面做了大量系統(tǒng)性的搶救保護工作,包括暢通技能晉升通道等,效果也很明顯。但由于非遺的個性化,一些技能評價標準難以統(tǒng)一,技術規(guī)范缺乏可借鑒樣本,讓技能晉升通道相對狹窄、單一。如何既讓傳承人看到奔頭,又做到寧缺毋濫,是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的?!毖芯糠沁z近40年,被譽為“非遺活化石”的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說。
目前,陜西共有西安鼓樂、中國剪紙、中國皮影戲、咸陽茯茶4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,秦腔等91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,羌族刺繡等766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,已認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8人、省級681人。
有關專家表示,目前非遺傳承人、工藝大師及相關職稱評定,需要層層申報,且要求較高,這讓本就單一的通道更顯狹窄,而且往往傳承人“老人還在,新人不補”,這也讓年輕人望而卻步,導致一些非遺出現譜系斷層危機,因此要不斷拓寬非遺傳承人發(fā)展路徑,給他們多種選擇,鋪就更長、更寬的成長之路。
“戴帽子”外,更需一顆匠心
2024年除夕,大氣磅礴的東倉鼓樂在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亮相,與“李白”聲震山河的《將進酒》誦讀聲相互應和,激蕩人心,這也讓東倉鼓樂這個來自唐代的“交響樂”火爆“出圈”。
然而,這背后是傳承人們日復一日的潛心研習。東倉鼓樂演唱的工尺譜晦澀難懂,只能由師傅口授心傳,早些年,傳承人趙庚辰、范炳南等人走進渭北高原廣泛招徒,之后在西安市長安區(qū)租下一處農家小院,免費供徒弟們吃住,潛心教學。近年來,東倉鼓樂更是走進大唐芙蓉園紫云樓內,專場演出來自1300多年前的唐代宮廷雅韻。
“我們始終牢記師傅范炳南的話,‘熱鬧時更需潛心修習,用心傳承非遺藝術,守住鼓樂的正音,才能讓這千年華音繞梁不絕’?!睎|倉鼓樂社第八代非遺傳承人齊興峰說。
在陜西漢中,一代又一代戲劇演員們不斷守藝,讓號稱漢中人“自己的戲曲”——漢調桄桄成為國家級非遺,從傳承人青黃不接、后繼乏人到走向全國;藍田普化水會音樂國家級傳承人鄧印海等人潛心研究,將已經中斷很久的藍田普化水會音樂古譜挖掘破譯了30多首套曲,讓其成為國家級非遺……
然而,《工人日報》記者在采訪中也發(fā)現,部分非遺傳承人熱衷“戴帽子”,往往有數十個頭銜、名譽,日常忙于參加各種活動,真正鉆研和傳承技藝的時間卻很少。
“名氣似乎成了衡量非遺傳承人的重要標準,而非遺技藝提升往往需要靜下心來長期沉淀,掙錢的同時還需真心熱愛,以一顆匠心從事非遺工作才能走得更遠?!壁w爽英說。
“非遺技藝要傳承,技能通道要更加暢通,離不開有關政策及市場化的推動,但這背后離不開一顆熱愛非遺的心,以及強大的文化自信,以匠心去守藝,發(fā)展技藝,非遺的精神才能傳承下去,非遺與非遺人的路才會更長遠。”王智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