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私休假到訪巴黎,在那里逗留一周多,得以近距離接觸與感受這座有著深厚人文底蘊的著名城市。
首先談談對城市基礎公共設施直觀印象。說實話,巴黎的馬路、地鐵、公交等城市基礎設施已經(jīng)是落后了,相比于中國內地的快速發(fā)展,這些設施顯得老舊。從戴高樂機場出來乘坐軌交和地鐵進入市區(qū),就覺得仿佛回到十多年前世博會之前的上海。當然,巴黎的藍天白云、碧水清河,這是十多年前以至現(xiàn)在的上海都還無法比擬的。但單就公共設施來看,巴黎已經(jīng)被北上廣深超越。
巴黎地鐵非常發(fā)達,出行便捷,地下密布的管網(wǎng)建設,使我不時想起雨果《悲慘世界》里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些描述。巴黎沒有中國城市的那種帶圍墻的小區(qū),居民建筑群落直接與街道交錯連通,所以它的街道四通八達,非常便利。
感受最多最強烈的,是巴黎的人。
作為現(xiàn)代市民社會的發(fā)祥地,巴黎人骨子里天生帶有那種“自由、平等、博愛”的精神和情懷,體現(xiàn)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,無論是在商店里購物,還是在街頭問路,或者在博物館景區(qū)參觀,在每一個公共場合,都能夠感受到這種友好和包容。
有幾個場面難以忘懷。
一次是我們在香榭麗舍大道邊上的一個服裝店里閑逛,剛一進門,有一個阿拉伯裔的店員,很帥氣的小伙子,隔著老遠熱情地用中文沖我喊,“嗨,兄弟!”跑過來與我熱烈握手,“你好!”充滿著熱誠和那種自然的喜悅。
一次是在盧浮宮參觀的時候,入門檢票的是一個土著居民(至少是歐洲裔),微胖的,花白相間的長發(fā)和胡須,帶著濃厚文藝氣質的那種中老年男子。檢完票我們入場,這時候他突然用中文漫不經(jīng)心,但是非常清晰地、一字一頓地說,“祝你參觀愉快!蒙娜麗莎在一樓??春米约旱陌?,注意小偷!”
我覺得,在巴黎聽老外說中文,其標準與清晰的吐字、表達,要比我這個道地的中國人還更地道些。
這是開放、熱誠、友好、包容的巴黎。巴黎是全世界人們淘夢的地方,對于一百年前的中國是,對現(xiàn)在仍然處在比中國落后的地方的人們,更是。
而在上述物質與精神感受之外,對于巴黎,心底里總還有覺得少了點什么的復雜情緒。少的是什么呢?我試圖描述這種感受。
認真思索之后的總結,那應該是一種在興奮感動,輝煌記憶之后,當心中的幻想遇到現(xiàn)實許多不足時的某些失落和憂傷。就市政而言,巴黎在物質上被超越,輝煌的城市地位有所削弱;現(xiàn)代的巴黎作為法國乃至歐洲的縮影,滋生累積了一些問題,諸如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緩慢問題、市政建設能力不足的問題,尤其移民問題等等,造成社會的矛盾撕裂。這些矛盾的核心根源是國家創(chuàng)新能力的相對降低,或者說被超越之后,使得巴黎這座城市作為世界經(jīng)濟、政治尤其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弱化。而歷史的傷感,是心目中的輝煌與期待中的落差。
這令我想起一個說法,說是有一些日本人到巴黎僑居,因為比較之后產(chǎn)生的復雜情緒和失落感,使一些人由此產(chǎn)生一種憂郁的感情困擾。這個感受被稱為“巴黎憂郁綜合征”。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,當時的日本作為快速成長的經(jīng)濟體,正在成為全球追逼美國的“老二”。不知我現(xiàn)在心中出現(xiàn)的是不是那種失落的情緒。
這不應該是挽歌。如此浪漫富有詩意的城市,巴黎歷史文化的獨特性,是沒有其他城市可以替代的。就基礎設施而言,也許巴黎與上海,中間只差一場能夠帶來市政改善契機的奧運會(巴黎已成功申請到2024年奧運會的舉辦權),相信市政建設陳舊不足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或緩解。而就頂尖人才凝聚和回流而言,在多元競爭的世界,強化與重塑其世界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科技、文化中心的地位,再度顯現(xiàn)它奪目的輝煌,哪怕僅僅是“不掉隊”,則顯然需要更多的努力。